E-Book Content
(五)
三丘{弋哲學 〈置有斯到休釀〉
Frederick
Co抖.es伽原著
朱建民﹒華瑞全翻譯﹒傅佩鑽校富了
西詳哲學史 卷五
近代哲學
霍布新到休誤
建瑞佩
東斗EAA主揖木 臨別 並日
相啊﹒井木志寸僧阿 甘苓扭薛計制
宿仲如關赫仇
黎明丈化專業益司
.校訂者序
1
「西洋哲學史卷五」校訂者序
傳佩榮
本卷以討論近代英國哲學為主要內容,一般習稱的「古典經驗論」在此得到全盤的觀照。康
德自承是受了休誤的散發,才由獨斷論的迷夢中驚醒。獨斷論係指大陸理性論的後期表現,休誤
是古典經驗論的集大成,而康德則是先驗哲學的開山大師。簡單一句話,道出了近代三百年西方 哲學的大勢。
如果我們把焦點移向古典輕驗論,不免尋思一個問題,就是:它如何可以驚醒獨斷論?都訣
在於「經驗」一詞。經驗必氯由個人切身的感受出發,採取漸進的方式,正於其自然的限制。因
此,像個人主義、感覺主義、現象主義、現實主義、自然主義、常識主義等等相闊的立場,就不
難隨之而來。這些立場對於傳統的臨定秩序,難免抱著懷疑及批判的態度,但是由人類思想的演
進過程來看,都又是必經之途。問題是:如何在肯定經驗的絕對重要之後,接著思考個人之外的
社會與國家,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道德關係,以及宗教領域中的個人地位?更進一步,思考這些問
題之後,是否必氯擴充「經驗」一詞的指涉範圈,以便跨出形體感覺,涵蓋一切實存的內在及外
在經驗,甚至加 λ 時間的向度,使過去與未來在人的思想模式及行動意閩中,也得到充分的說
霍布斯、洛克、巴克萊、休訣。次耍的討論也涉
明?後面這個問題,其實正是當代耀驗主義者,像實用主義的詹姆士與杜威,所試圖努力回車 回到本卷的內容,我們君到四位主要人物 ••
的自我同一性更是一廂情願的念頭。從這種批判及懷疑的態度,很容易遁入懷疑主義與虛無主
基礎,連主觀心靈也只是各種印象湊合表演的舞臺而已。實體性不能成立,因果性只是聯想,人
氏本人的宗教信仰倒是若合符節。休誤總結前輩的思想,推至新的極端,認為不僅客觀物質缺乏
官所得的對象,並無獨立於心靈之外的絕對基礎。於是,唯物論與無紳論頤成浮言奢望。這與巴
的存在,堅決認為:只有上帝、有限精神體、以及這些精神體所有的觀念,是存在的。他以為感
以主客兩種實體並存,只是其間的聯繫方式及成教值得深究。到了巴克萊,就公然質疑客觀賞體
指知覺主體自身的感受,而是依對象的力量對主體產生作用的教果而言。換言之,洛克的立場是
是,天生本具觀念沒有理由出現。經驗有其對象,對象有初性次性之別,但是所謂次性絕不是僅
洛克主張一切觀念皆以經驗為其基礎,並且依靠經驗而存在。還是古典經驗論的圭桌。於
單純,也沒有都麼樂觀。
一來,道德與宗教就缺乏人性論的依攘,人僅僅靠著故治運作即可安身立命。情況顯然沒有那麼
主權論卻有高度的適用性,對於近代以來的民主政體之發展,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。不過,這麼
像他認為除非有統一的強權,否則人與人之間爭聞不休,這種觀念所導引出的社會契約論與國家
及劍橋柏拉國學派、牛頓、巴雷,以及專務於倫理學研究的一些人。霍布斯的人性論雖然偏頗,
的
• 2 西洋哲學史﹒
控訂者序
3
義。這時,休心祺祭出最後法寶,訴諸信念。他不是指宗教信念,而是指人的自然本性的傾向,如
相信自然齊一佳、相信自我存在等。人類靠著信念在生活及行動,如此而己。
道德怎麼辦呢?種驗論者大體認為可以用快樂與痛苦來界定善惡,但是這不是幼稚的快樂主
義。他們知道,善惡的判準需要某些法則,這些一法則不再由上帝來決定,而領由自然本性,如理
性反省的能力,來設定;由此推至功利主義以大多數人的幸福為判準'其實是十分合理的。如果
追問這個理性與經驗有何關係'何以它可以為道德提供判準'道德叉是屬於何種性質的種驗,則
經驗論者恐怕要費一番口舌了。無怪乎當時主張「道德感」理論的學者,會起來聲討經驗論了。
總之,古典經驗論者可以喚醒獨斷論的迷夢,但不足以充分解釋人生經驗的全面。他們對於
社會及政治實際的需要,剖析深入,但未能就人性論及其形上依攘提出必要的探究。人的知識始
於經驗,但未必正於經驗。康德這種想法畢竟含有通觀時代弊病的智慧。除此之外,正如作者柯
普斯登所云,經驗論者所使用的關鍵概念,常有歧義及含混的情形;有時加上出言武斷,如巴克
萊說過「感官的快樂是最高善」這樣的話,往往言過其實,使人難以確知其真正的用意。因此,
我們在閱讀時,必須避免斷章取義,設法以同情的了解,掌握他們一貴的思想。
最後,關於本書的中譯,我校訂的時間花的不多。因為朱建民先生自行修改了他所譯的部
分,結果十分理想,不僅文筆流腸,而且忠於原著。李瑞全先生近年赴港教書,無暇自行修改,
但是翻譯的功力值得欣賞,只是有些譯名較有新意,尚未普遍通行。這些地方,除了人名與少數
必要的術語,我都尊重兩位譯者的意思,以保存其用心及特色。至於中文的表達方式,我也不可
4 西詳哲學史.
能勉強求同;相信讀者不難習噴於他們的筆法。「西洋哲學史」至今出版五卷,已經完成了一
半,在校訂方面我能付出的時間與精力越來越少,右時想要統一所有譯名,叉覺得力不從心,畢 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或許等全書出齊之後,再慢慢修正吧。
﹒譯者簡介
1
揖碎丰台館內本叫
|l第一部譯者ll 來建民﹒江的林省宿邊聽人﹒氏國四十一牟出生。 ﹒國主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 .美國南伊剝諾大學哲學博士
﹒現仕國主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
﹒著作有「懷德海||現代形上學的祭滴」、「人間的是劇與喜劇」。
ll第二部譯者|| 華瑞金﹒美國南伊利語大學哲學博士。 ﹒曾仕泉海大學哲學率副教技
﹒現仕香峙峙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講師
序
在這套著作的第四卷序言中,我曾經提到,原先想持十七、十八世紀的哲學,以呵。庸德的體
泉,囊括於一本書中。但是事實上無法做到,所以我把這些材料分述於=一本書中,各卷分別處
、六色帶加上一幸共同的導論,以及 理。不過,對原初的計畫也做了某種程度的保留,即對四、 fA
一章共同的綜合結論。前者當然是置於第四卷「從笛卡兒到某布厄茲」尚志首。我在綜合結論中
提議,不僅從一種歷史的觀點,更從一種哲學的觀點來討論十七、十八世紀時不同形龍的哲學思
考成本性、宮要性、及價值;造成為第六券「從吳爾夫到康德」的最使一幸。第六色矜持包括法國
獻蒙運動、德國敢蒙運動、歷史哲學的興起,以丸康德的體在。目前的這一卷,「從霍布對到休
琪」'是討論英國的哲學思想,從霍布斯開始,一宜涵蓋到的眛榕時間的常識哲學,它算是原初構想
中的第四卷「從當卡兒到康德」的第二部份,因此說沒有一章導論,也沒有一幸綜結。由於它的
安排在此點不同於最初的三卷,我想有必要在此安被第四卷序言中已經提出的解釋。
1
﹒自
錄
第
第
第
第
十
先4
F、、
七
六五
第
第
第
第
第
四
自
從霍布斯到巴雷
霍布所(一)
四七
克(-一)
克(三)
克(四)
霍布斯 (4)
;各
七三
洛
劍橋的柏拉圖主義者﹒
洛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