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本书


E-Book Content

又学S 念 ® 077 第二本书 uterary Monuments Вторая книга 娜А I: 达 • 曼 塔 V. 02 Надежда Мандельштам 我此刻即将完成的这本书可能会消失。没有什么比毁掉一本书更容易的了,只要 它没在地下出版社传播开来,没在印刷厂印出来,就像在俄罗斯历史的古腾堡时期那 样。但是即使一本书粉身碎骨,它也不会彻底消失。那些销毁手稿、词语和思想的专 家把书投进炉子之前会读到它的。他们什么都看不明白,但在他们古怪的头脑中终究 会留下_ 个印象,他们知道有一个不正常的老妪无所畏惧,蔑视权力。就让他们哪怕了解 这一点,这也足够了。 — 娜杰日达•曼德施塔姆 娜杰日达•雅科夫列夫娜为我们所做的与其说是描述这个时代,不如说是对其进 行评判,这完全符合她所接受的"阿克梅式的"教育。她谴责她的时代,毫无保留, 义正词严。她谴责的不仅是暴力、残忍和非人道的制度,还有所有不加解释就轻易接 受并赞成这些新法则的人。她从谴责自己开始。 — 丨 《文 版 序 者 米 哈 伊 尔 •波 利 Й ; 诺夫 娜•雅•曼德施塔姆对她所目睹的现实作出的评判之所以毋庸置疑,并不是因为 她的痛苦独一无二,而是因为她自二十世纪最优秀的俄语诗歌获得了这种棱镜。…… 她的回忆录其实并不仅仅是关于她那个时代的一份证据,这是在文化良知的烛照下向 历史投去的一瞥。历史在这烛照中缩成一团,而个人主义则意识到了自己面临的选 择 ,即去寻找光源还是去犯下针对自我的人类学罪行。 — 1987年 诺 贝 尔 文 学 奖 得 主 约 瑟 夫 • /М 罗茨基 Вторая книга Надежда М андельштам 第二本书 [ 俄 ] 娜 杰日 达 • 曼 德 施 塔 姆 著 陈 方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. 桂林. Надежда Мандельштам Вторая книга, изд. Московский рабочий, 1990 Copyright© Надежда Мандельштам, 1972, 1990, 1999 图书在版编目(С № )数据 第二本书/ ( 俄 )娜 杰 日 达 •曼 德 施 塔 姆 著 ;陈 方 译 .一 桂 林 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6.5 (文学纪念碑) ISBN 978 - 7 -5495 -7935 - 8 I . ①第… П. ①娜… ②陈 … П1. ①曼德施塔姆, N . ( 1899 〜 1980 ) - 回忆录 IV . ① K 835 . 125.6 中国版本图书馆 C IP 数据核字(2016 )第 039375 号 出 品 人 :刘广汉 策 划 :魏 东 责任编辑:魏 东 装帧设计:孙豫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4т (广西桂林市中华路2 2 号 邮政编码: 54100、 \ 网址:hllp://www.bblpress.com / 出版人:何林夏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销售热线: 〇21 - 3 丨 260822 -882/883 山东鸿君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印刷 (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寿济路丨3丨88号邮政编码:256401) 开本: 690mm X960mm 1/16 印张:44 字数 : 5 6 0 千字 2016年 5 月 第 1 版 2016年 5 月第丨次印刷 定价:78.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題, 影响阅读, 请与印刷单位联系调换。 中文版导读 凌 越 , 《第二本书》是 娜 杰 日 达 (曼 德 施 塔 姆 夫 人 )“回忆录 三 部 曲 ”的第二部 (第三部回忆录只是一些零散文章的结集, 还包括对曼德施塔姆部分诗作所 作的批注, 重要性远逊前两部)。第一部《回忆录》尽管在叙述时间上有闪回 有追溯, 总体而言是描述曼德施塔姆生命晚期两次被捕之间(一九三四至一 九三八年)他们夫妻俩的遭遇。如果说 第 一 部 《回忆录》主要聚焦于曼德施 塔姆的晚年, 聚焦于这位诗人生涯中最苦难也最光辉的岁月的话, 《第二本 书》则将观察的视角降低, 呈现出来的海平面随之下降,海水退得更远, 沙滩 变得愈益辽阔, 而 远 处那些曾经隐藏于海水里的珊瑚和礁石也逐渐裸露出 来----- 个更广袤的时代文化场景在《第二本书》中登场。《第二本书》虽然 没有第一部《回忆录》那种凝重的苦难, 那种重击 读 者 心 灵 的 瞬 间 力 度 , 但是 前者的视野无疑更开阔一些, 它开始更多地关注到曼德施塔姆同时代的那些 凌越, 诗 人 ,书评人。现居广州。 i i 第二本书 诗人和作家, 尽管这种关注也是以曼德施塔姆为中心发散出去的。 同时 , 娜杰日达的主体意识在《第二本书》中开始苏醒, 在书的第一节带 有序言性质的《“我 ”》中 , 她说得明白: “写 第 一 本 书 时 , 我把自己抛在了一 旁, 当时这是十分自然的,没有任何预先的构思, 因为我当时根本不存在…… 创痛此刻如此巨大, 我准备去写自己, 写自己并且只写自己, 但这完全不意味 着我会去讲述自己。现在我思考的并非是自己, 而是我这一生积攒起来的零 零碎碎的经验。 ”不过通览全书, 你会发现曼德施塔姆仍旧处在全书的核心位 置, 只是这核心位置被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中, 有关曼德施塔姆点点滴滴的回 忆贯穿全书始终, 这一点使两部回忆录融为一个整体,娜杰日达也以其无私 的品格在复苏曼德施塔姆诗歌命运的同时, 成就了自己作为杰出散文作家的 地位。 自从一九一九年五月一日, 娜杰日达在基辅一 家 咖 啡 馆 结 识 曼 德 施 塔 姆, 直到一九三八年的五月之夜曼德施塔姆被秘密警察带走, 夫妇俩几乎是 朝夕相处共同生活了十九年。他们的关系从世俗的角度看并不平衡, 娜杰日 达是崇拜者,而曼德施塔姆居于夫妻关系中的主导地位, 他们夫妇生活的核 心就是作为丈夫的曼德施塔姆的文学创作。他们的生活一直比较拮据, 很多 时候只能以微薄的翻译稿酬为生, 尽管如此, 曼德施塔姆也不希望娜杰曰达 出外工作。他一直不惜余力地压制娜杰日达建设家庭的热望,压抑她身上那 种觊觎他人成就的愿望。 在 婚 后 ,曼德施塔姆的创作方式主要是口授, 妻子娜杰日达则是记录者, 甚至有时负有为丈夫稍显凌乱的口授做整理的任务。“口授时, 曼德施塔姆 总是发牢骚, 说我不能一下记住整首诗。他 是 一 个 要 求 很 高 的 雇 主 , 而且毫 不感恩。”这种方式自然使娜杰日达对丈夫的作品非常熟悉, 娜杰日达随口即 可引用曼德施塔姆的诗句和散文片段, 这一方面是因为娜杰日达有意凭记忆 记下丈夫的作品以逃避审査, 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种创作方式本身使得娜杰曰 达能够将愿望予以实现。在 写 作 回 忆 录 之 前 , 娜杰日达经过多年酝酿, 思考 中 文 版 导 读 iii 如何去写她的回忆录, 在此期间, 她又潜心阅读丈夫的所有作品,回忆他所有 的 见 解 和 生 活 细 节 ,她 甚 至 重 新 阅 读 了 对 曼 德 施 塔 姆 产 生 影 响 的 那 些 书 籍— — 索洛维约夫、 别尔嘉耶夫、 伊万诺夫、 弗洛连斯基、 柏格森等等。 对丈夫的崇拜使娜杰日达完全接受了他的文学和诗学观念, 那些杰出的 诗句渐渐潜入娜杰 H 达 内 心 深 处 , 和她自己的意识和个性混合在一起, 形成 具有鲜明自身风格的文风。这种文风将对语言的敏感和娜杰日达自身的直 率个性熔为一炉, 它造就了两本杰出的散文,但又和曼德施塔姆偏于复杂、 缠 绕美感的文风并不雷同。对 此 , 布罗茨基在为娜杰日达所作的悼文中有过论 述:“无论就内容还是风格而言, 她的书实质上都只是一种崇髙的语言形式之 附言, 这种崇髙的语言形式就是诗歌, 仰仗对丈夫诗句的反复背诵, 娜杰曰 达•雅科夫列夫娜使这种语言形式成了自己的肉体。”因此, 我们可以说娜杰 日达的回忆录之所以重要, 除了它所揭示的极权统治下诗人的悲惨命运, 除 了它作为一份时代证词的作用之外, 那来源于优秀诗歌滋养的干练又迷人的 文风则确保它自己独立地成为杰作。 作为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化生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, 娜杰日达在《第二本 书》中提供了许多珍贵的一手材料, 涉及多位和曼德施塔姆同时代的重要诗 人,而且因为娜杰日达坦诚直率的个性, 这些描述和分析— — 和第一本《回忆 录》一样,《第二本书》中 的 分 析 和 评 论 也 占 据 相 当 篇 幅 , 且常有洞见— — 具
You might also like

Scientific American (august 2004)
Authors: Scientific American    178    0



марихуана: мифы и факты
Authors: Линн Циммер    259    0



мифолог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
Authors: Щеглов Г. , Арчер В.    256    0


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Chaucer
Authors: Piero Boitani , Jill Mann    141    0


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й мир м.лохвицкой(диссертация)
Authors: Александрова Т.Л.    190    0


The Collapse Of Yugoslavia 1991-1999
Authors: Alastair Finlan    129    0



лекции о пастернаке
Authors: Якобсон А.    238    0